Saturday, January 1, 2022

2022年,新年快乐。

好久没有回来这里看看了,原来我在2021年竟然连一篇文章都没有留下,真是太疏忽了!
还好,捐款这个动作还是每个月都有在进行,2021年更是加码,从2020年总额RM4,200增加至RM8,955.80,涨幅足足有113%之多。

捐款对象和数额细节如下:
World Vision - RM2,880(助养三个小孩)
OrphanCare Foundation - RM1,800
Dignity for Children Foundation - RM1,200
Charity Home in Batu Pahat - RM2,475.80
Others - RM600

这一年之所以提高捐款,因看到社会受到疫情和行管令冲击,导致需要援助的低收入族群更多,尤其当全国封锁期间,不时都会看到很多人排队就是为了拿爱心饭盒填补肚子,多少也是有点心酸的。而且在2019年疫情爆发后,我深信民间很多有心人一直在努力来救济他们,但是能持续多久,心里还是有点疑问,因此就认为倒不如等到2021年看看再做决定。而事实也证明了对抗疫情远比想象中还久,直到今天依然还没结束。

而由于政府实施禁止跨州,我在Batu Pahat也待了整大半年,因此心里也涌起了捐款给当地有心人士的念头,因此就上面子书浏览,最终寻找到这一家Charity Home,他们每个月初都会定期在某个地方派发物质给合格人士(即弱势族群)。一开始我是自己去商场,购买米袋、食用油、面、饼干等等然后再转交给他们,后来他们反建议我不如直接汇钱去他们采购的商家,方便容易结算。和老友说起了这件事,想不到他也每月固定转账给我来参与支持,也实在太有心了。

年头我和老友也在面子书看到有个少女紧急募款来资助其父亲动手术的贴子,我们也为此讨论,毕竟也不知道对方是真人真事还是骗子一个。心里犹豫不决,最终还是转了RM100给对方。结果第二天,对方贴子突然撤下,心里想我果然还是上当了,结果几个小时后却看到对方更新贴子,原来其父亲最终还是不治过世。当下心里的难过,居然超过RM100的捐款。事后回想,这个社会虽然还是有很多骗子,需要求助的人只会多不会少。如果只用排除法,我们就无法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忙的人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正确寻找帮助的渠道,而我们只能审视和分辨真假,而自己最后捐出去的数额是本身情绪可以足够承载吗又该不该也在捐款决定的考量范围之内呢,恐怕也是因人而异吧。

2021年的捐款额已经超过我当初设下的目标,甚至也高过我在2021年收到的股息。计算Donation Payout的话也有132%。而2022年的捐款预算依然还是会增加,个人计划至少有RM10,000,也差不多等于本身一个月多的薪水了。我个人其实很少消费的,而且估计新的一年依然不会出国旅行,因此省下来的钱可以用作其他用途,就比如捐款这样有意义的事。毕竟经历疫情之后我明白,有些现在可以做的事情可以不必等到以后才做,而且现在也有足够财力可以做这件事情,对比起那些亲身力行的志愿者,我的贡献真的不足挂齿。

2022年,新的一年,新年快乐。简单设下目标,希望今年过得充实,平安健康就好。

Friday, December 25, 2020

Merry Christmas 2020

今年时间过得太快太容易,可是疫情爆发以来持续到现在其实我们都过得不容易,愿所有人有个愉快的圣诞节,而不幸患上病毒、正隔离或治疗中的人也能脱离苦难,早日回到正常生活。

这次的新冠疫情导致很多企业倒闭和人民失业,同时也加剧社会分配不均以及贫富差距拉大,然而政府实际上援助给非政府组织或慈善机构做得不足,中下底层人士、穷苦小孩、弱势群体等的需求和声音更是被忽略掉,不禁替之难过。

今年的捐款总额达RM4,200,对比去年增长了28.4%,细节如下:

World Vision - RM2,000
OrphanCare Foundation - RM1,200
Dignity for Children Foundation - RM900
Lebanon Emergency Appeal - RM100

贡献不多,只是小小心意,希望尽我所能,持续提高股息的被动收入来增加捐款分配,形成稳定而源源不绝的现金流来源。下一年的目标已经设定为RM5,880:OrphanCare Foundation会从现在的每月RM100增加至RM150,另外也在World Vision领养一个来自刚果的小孩,每月捐出RM80。希望接下来的每一年可以做到固定领养一个小孩的计划,趁着有生之年做多点贡献,但愿世界变得更美好与和平。

我不是基督或天主徒,但还是趁此佳节,祝这里的朋友圣诞快乐,有个美好的一天。今年的文章写得很少啊,至少在2018年底的时候心思都是放在这里的,所以写的文章也比较多。回到如常工作和投资后,来这里的次数也自然而然变少了,但不代表我已经忘记了这里,想从事慈善和对社会有益的事总是在心中周转着,只是要以怎样的形式来进行始终还没有个概念。

或许想着想着,总有一天会想到的。嗯。

Saturday, September 12, 2020

国外有环保少女,国内也有爬树少女

前阵子看到瑞典环保少女桑伯格的新闻,报导说在休学一年发起对抗气候变迁运动后,今年17岁的她已重返校园。

我对她印象深刻的是,一次为表明环保立场,桑伯格拒绝乘飞机赴美,而是登上以太阳能和水力为供能的帆船,从英国启程出席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无语的是,媒体却质疑环保少女并非如她所主张的那样环保,比如,她的船上出现了塑料水瓶;而为了取回这艘船,两名外国船员还得专程乘坐飞机赴美,再把它开回欧洲,相比这番劳师动众的操作,倒不如一开始就乘坐飞机更加环保得多了。而英国天空新闻台更说,打造这样一艘顶级赛艇需要大约三吨的碳纤维,整个造船工艺也完全谈不上环保理念。

看到这里我也真是醉了,一群拥有丰富人生经验的大人本应有能力在环保事业做得更好,拿出具体方案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他们却针对一位小女孩大肆讽刺!所幸桑伯格的主张却得到联合国的认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曾表示:气候变化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未竟事业,拯救地球的重任要落在年轻一代身上。

而最近,大人欺负小孩的事件也在国内发生。两位傲慢无礼的通讯部和财政部副部长大人联合指责沙巴大学女大学生薇薇奥娜上传爬树视频只为博取YouTube点击率,并指责她撒谎、当天根本没有应付考试等等。两位发动网络霸凌的政客在被网民抨击后,竟开始推卸责任给人家。两位身为政府高官,工作本分本应是提高人民福祉和提升国家经济,但他们在这件事情上面却完全表现得非常无赖和不专业,对比起薇薇奥娜面对缺乏网络覆盖却勇敢克服逆境的决心和认真求学的态度,怎么大人却展现得更为懦弱和幼稚呢?

在闹出多日风波之后,还好各方也出来平息此项课题。通讯部副部长大人在上议院的教导下,总算学会了向薇薇奥娜公开道歉;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凯里也代表政府与薇薇奥娜会面道歉;通讯部正尽快提升沙巴网络和改善基建,包括薇薇奥娜所居住的村落。

培养下一代的知识和教育总是重要,因为打造更好未来的重任就是落在他们身上,而不是我们这一代既骄傲又长期处于舒适圈的大人。没有美好理念,大人什么都不是。

Monday, August 31, 2020

关注黎巴嫩

这是贝鲁特发生大爆炸后,长期与黎巴嫩处于敌对关系的以色列在其第二大城市 - 特拉维夫的市政大楼外墙晚间亮起黎巴嫩国旗,罕见声援黎巴嫩,并表态愿意提供人道援助。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仓库在8月4日发生发生大爆炸,现场升起蘑菇云和红色烟雾的照片更是震撼全球,十足的视觉效果。至目前为止,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190人,受伤人数超过6500人,爆炸也造成30万人无家可归,同时造成1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规模。然后呢?好像没然后了,因为世人也慢慢淡忘了这件事件,毕竟事不关己,每天都有人以各种原因和方式离开这个世界,而才在前几天,主演漫威超级英雄电影《黑豹》而全球走红的男主角Chadwick Boseman就因为大肠癌病逝或许为更多人得悉,获得不少人的致哀和可惜。

知道上诉爆炸案后,我发文询问了World Vision,打听我在黎巴嫩的助养小孩与家人是否安然无恙。直到8月18日,对方工作人员终于回信给我,说明他们在黎巴嫩的基地、有关人士和小孩皆一切没事,因为他们所待的地方去贝鲁特毕竟也有100公里的距离。

不过如上述所说的,这次灾难让整个国家都遭殃,无数人失去家庭和物资短缺,也加剧了NGO的负担和承受能力,尤其现在还处于疫情扩散期间,食物、口罩、无人防卫物品、心理创伤治疗等等对落后国家来说更是一大挑战与困难。而根据当地消息来源,这一次的港口大爆炸也摧毁了一座大型储备粮仓,目前全国储备的粮食仅够维持不到一个月。贝鲁特港口也是黎巴嫩进口物资的主要门户,在爆炸后运营几乎完全瘫痪,但三天前已经恢复了其100%的运转能力。

三月底我写了一封信给黎巴嫩的小孩,现在来看收到她的回函应该又要再延后了,但得知她的处境安全也总算有点安慰,以后事情进展如何很难说,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我能够做的,就是捐了一小笔钱支援World Vision,链接就在这里,可以点击:Lebanon Emergency Appeal。

就当作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做一件小善事吧~~

Saturday, August 1, 2020

无纺布的便利和危害


疫情期间,口罩任意丢在地上的情形是不是到处可见呢?

你知道吗?人人必备的口罩是由无纺布 (non-woven fabric) 制成的。而无纺布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材料,被广泛使用在各种生活产品里。依据应用要求,无纺布可分为耐用型和一次性应用型两大类。耐用型无纺布可以重复使用,比如近些年掀起热潮的环保袋,许多都是由无纺布制成。一次性应用型无纺布也很常见:清洁用的湿巾,袋泡茶的茶包,婴儿的纸尿布。。。


无纺布并不是布,实际上用于生产无纺布的三大原料是聚丙烯 (Polypropylene, PP) 、聚酯 (Polyester) 和粘胶纤维 (Viscose fibre) ,个别比重为63%、23%和8%,总共94%。粘胶纤维为天然纤维的加工物,聚丙烯和聚酯都属于化学纤维,也是合成塑料的主要聚合物成分,由石油、天然气或煤等不可再生的化石原料加工而成的,因此由这些化学纤维制成的无纺布都是塑料制品,而市场上绝大多数 (89.5%) 无纺布都属于难降解的塑料制品。

虽然塑料制品可以回收利用,但使用过的口罩、湿巾、茶包、纸尿片等已被污染,是无法回收再生的。这些一次性无纺布在垃圾分类属于干垃圾,对干垃圾的处理通常是采用填埋、焚烧等方式。填埋塑料垃圾产生的垃圾渗滤液会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而在另一种垃圾处理方式 - 垃圾焚烧中,塑料制成的无纺布会产生出癌物二噁英(迄今为止人类已知的毒性最强的污染物)、酸性气体等污染。

总体来说,不论是进行填埋还是焚烧处理,无纺布作为塑料废物都具有一定的生态毒性。

因化学特质稳定,塑料制成的无纺布是难以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的。部分消费者因为环境意识薄弱、对无纺布真材实料具有认知偏差等原因而将无纺布丢弃于自然环境中,这些残留在自然环境中的无纺布可能需要100年才能降解。同时,他们可能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患病或死亡,对动物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而在降解过程中,聚酯在风吹日晒的作用下,可能成为次升微塑料 (Microbeads) - 一种更加棘手的塑料污染物,对整个生态链产生巨大的威胁。


总结来说,一块无纺布会对生态造成诸多方面的负面效应。

1) 在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中会消耗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以及造成可能的废料排放污染;
2) 在销售和使用中,因其一次性使用特性会增加垃圾量;
3) 在废弃处理上,因其产品特性难以进行回收再生,其次在填埋、焚烧过程中会造成土壤、水体和空气污染;
4) 对于失控而流入自然环境中的废弃无纺布制品,它们是难以自然降解的,会对动物甚至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当然,无纺布确实拥有很多优点,它的发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我们的生活提高便利。而随着无纺布工艺和垃圾处理技术等的提升发展,无纺布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在逐渐减少。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 购买商品时,多关注其成分说明,了解商品材质,如使用的无纺布是否由天然纤维还是化学纤维制成;
2) 理性消费无纺布商品,减少消费塑料无纺布商品,多考虑使用天然纤维的无纺布商品;
3) 增加耐用型无纺布商品的使用次数,如提高单个环保袋的使用次数;
4) 做好垃圾分类,不随意将无纺布制品丢弃在自然环境中。

随着疫情扩散至全球,导致人们都必须戴上口罩成为新常态,但请谨记不能让地球与环境为我们使用后丢弃的口罩埋单!

Saturday, December 21, 2019

捐款

今年的捐款数额如下:

World Vision = RM1,920
OrphanCare Foundation = RM1,200
Dignity for Children Foundation = RM150
总共 = RM3,270

对比去年之RM3,220,区区增加RM50而已,实在太不应该了!
因为今年的股息收入是RM5,912.81,比去年的RM4,265.15已经提高38.63%,导致我的Donation Payout也跟着从75.50%下降到55.30%。

话说回来,我真正有工作的时间也不到半年,剩余日子都尽量少消费,财力也实在有限。不过今年市场行情实在不景气,这些NGO的状况恐怕不会比往年好。我的经历和难处算得了什么?

回想起在尼泊尔的时候,负责人在介绍一帮同事包括我给来自世界各地赞助人的时候,总会形容我们说:"This is a team of awesome people, they are doing excellent job for us!",明知老外总是讲话夸张,我听了居然不由自主的脸红起来。为公司工作领取薪水是天经地道的事,而为NGO工作一分钱也没取、被人赞美一句却会脸红实在是很不寻常。

或许我做得不够好而心里有愧,也或许我知道即使做得更多也没法做得更好,因为人的行为在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做着徒劳无功的事情。但这也不代表没有意义,因为人都是群体动物,所做的事情或行为都会在有意无意当中影响或改变其他人,如果我所捐出去的每一分钱、所做的事情都是指向好的方向去,并且也在我能做的能力范围之内,为什么不呢?

Monday, July 22, 2019

行善的最高境界

看到一篇文章,觉得很有意思,就在这里转载分享:
有一天亿万富豪丹尼尔在散步时,发现一个小男孩蹲在路边,手里拿着一根草茎在地上摆动着。丹尼尔好奇地俯下身子,抚摸着小男孩的头,问道,小朋友,你在干什么呢?
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道,我在为一只蚂蚁引路。
丹尼尔听了,忍俊不禁地笑道,一只蚂蚁需要你引什么路?
小男孩认真地回答道,这只蚂蚁和同伴走散了,正惊慌失措地四处寻找它的同伴,我要把它引到它们的队伍中去,这样它才有生存下去的机会。
丹尼尔这才仔细地看到,原来小男孩在用草茎将一只走散的蚂蚁慢慢地引到蚁群中去。在小男孩的努力下,那只走散了的蚂蚁终于被小男孩引到了那些蚂蚁群中。见到了同伴,那只走散了的蚂蚁立刻欢快地和大家碰着触角,显得十分亲热和兴奋。
丹尼尔不禁对小男孩这种心地善良的做法很是欣赏,他说道,谢谢你,为那只走散了的蚂蚁找到了同伴,也找到了生存下去的机会。
小男孩这才抬起头来望着丹尼尔,他眨着一双聪慧的眼睛,露出甜美的笑容。看着这纤尘不染的笑容,丹尼尔心里荡起层层涟漪……
离开小男孩,丹尼尔一路上不住地自言自语道,为一只蚂蚁引路,真的很有趣、很有创意。
丹尼尔是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大老板。他乐善好施,常常慷慨解囊,扶危济困,被人称为“大善人”。偶尔一次在路边看到一个小男孩为一只小蚂蚁引路,给了丹尼尔心灵带来很大的震动。他想,给那些迷失方向的蚂蚁引上一条路,使那些走失的蚂蚁不再迷惘、惊慌,真的是一种聪明的做法。行善,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这个道理。
一天,丹尼尔刚走到公司门口,忽然被一个中年妇女挡住了去路。中年妇女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向丹尼尔泣诉道,丹尼尔先生,您可怜可怜我们母女吧。我男人得了重病去逝了,我也失业了,我们母女俩的生活陷入了困境。说罢,女人从包里拿出相关证明,央求丹尼尔能救济下她们母女。
丹尼尔听了,心里溢满了同情。如果这事发生在从前,他会马上掏钱或叫财务部门拿出一些钱给这对母女救急。但今天他没有这样做,而是亲切地询问那位女人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
女人泪流满面的回答道,我以前是做财务工作的。
丹尼尔听了,眼睛一亮,他对女人说道,我马上安排人事部门对你进行考核一下,如果没有什么问题,你就在这家超市财务部门工作,并预支你3个月的工资。女人听了,脸上露出欣喜的光芒,对丹尼尔连连称谢。
一年后,在这家超市担任财务主管的苏姗女士,她的业务能力和创新意识,很受老板丹尼尔的赏识和器重。在圣诞节超市举办的晚会上,苏姗女士对前来参加晚会的丹尼尔说道,谢谢您丹尼尔先生,是您为我引上了一条自食其力的路子,同时,也给了我一种人格的尊严。
丹尼尔笑道,尊敬的苏姗女士,不用谢我,是您的才华和努力,在生活中得到了回报。苏姗女士羞涩的笑了,笑的很甜、很明媚。
一天,丹尼尔收到一封名叫雅各布的小青年给他写的一封信。信中说,他今年刚考入麻省理工大学,由于父母早逝,生活十分困难,上大学的费用到现在还没有着落,希望丹尼尔先生能资助他一下。
丹尼尔看了这封信,给他回了一封信,信中说道,你进入大学后,可以到我公司开在麻省理工大学校外的那家连锁超市分店打工,我将提前预支你一年的打工工钱。我会把你相关情况向那家超市说明的,届时你去办理相关手续就行了。
几年后,已是一家软件开发公司老板的雅各布在公司成立仪式上说道,当初,我是一个穷困潦倒的穷学生,我向丹尼尔先生求助,丹尼尔先生独辟蹊径,给我引上一条自食其力的路子。如果当初他只给我一些钱,只能解决一时之急,甚至给我养成懒惰、不劳而获的思想。可以说,如果当初没有丹尼尔的高瞻远瞩,也就没有我今天创业成功。他的行善,充满着一种智慧和远谋,使被救助的人,得到了一种人格的尊严和力量。
在出席得克萨斯州举办的大型慈善活动中,丹尼尔对来宾们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爱的根本宗旨,是要给被爱的人,找到一条光明、灿烂的路子,还要给人以人格尊严。这是一种道德底线,更是一种人格力量的升华。
丹尼尔的一番话,在人们心里荡起了层层涟漪,人们心里溢满了温暖和感动。得克萨斯州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休斯顿纪事报>>在评论中指出:为一只蚂蚁引路,是爱的一种最高境界。
爱的出发点在于引路。
行善的最高境界:不是施舍,而是引路!

xxxxxx

关于做慈善这一回事,很多人大多认为是捐钱施舍或者去老人院或孤儿院做义工这样的刻板印象,但其实哪有这么简单呢。美国股神巴菲特和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成立了基金会救济了不少人,但也不可能帮助得了所有的穷人;因战争而逃离的难民涌去欧洲,除了增添不少政府拨款和治安忧虑之外,也让国家政府面临维护人道或者社会压力的两难局面;中国是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国仅次于美国,但国内的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需要被帮助的穷人只会多不会少。这说明了什么?捐钱或者做义工只是其中一个办法或者手段,带他们引进正确的道路上才是真正的上上之策。
因为我们可以帮得他们一时,却帮不了永远啊。

若要人助,必先自救。

我们可以对他们可怜或者同情,但这些总是有限度的。